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到: 導覽, 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2010年12月2日)
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添加來自可靠來源的引用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荷蘭病(荷語:Hollandse ziekte)是一個和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相關的術語。是指由於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因而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
在1973年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歐洲天然氣出口大國荷蘭由於能源價格高漲而從天然氣出口中獲得大量收入,這些收入大大提高了國家社會福利程度。
然而,隨着天然氣出口的增加,荷蘭本國貨幣荷蘭盾的匯率也隨之上升,勞動者薪水也同時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大幅攀升,工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急速下滑,造成經濟惡化。伴隨着經濟惡化,由於經濟增長時期大幅提高的社會保障體系負擔對政府財政產生了巨大壓力,財政赤字也隨之急速增加。
當時由柯克首相領導的政府,呼籲各界能夠共體時艱以應經濟問題,於是下令三年內勞方不得要求加薪,相反的資方做出的承諾是三年內不得裁員,最後經濟也開始復甦,多數國家為之頭疼的社會福利問題,也只有荷蘭找出解決之道。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5%85%B0%E7%97%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